「社团风采」郑州高新一中☆吾同爱码社—触摸先进与未来



高新一中社团风采

吾同爱码社

宋娟 吴淑静 陈亚萍


2021年11月26日 为公新闻社 记者:席冰凡

“吾同爱码社”是郑州高新一中优秀社团课程之一,它以计算机编程为主,课程多样化,在课堂上授课方式紧密结合实践。授课老师在前方计算机主机前讲课,学生的电脑屏幕会显示老师的编程过程。他们在底下认真听着,全程关注计算机,可以锻炼思维,发散思维,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仔细,因为在编写程序时,如果打错一个字,整个程序都会出错导致运行不了。

课程精彩展示

热烈的课堂

通过采访得知,本次课程的前面部分是授课老师讲程序的算法,后半节是同学们进行实践,通过观察发现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,那么有许多同学会积极讨论,或积极向授课老师提问题,最终问题都会得到解决,编程代码是一项复杂而有趣的学习。


精妙的算法

此次课堂他们在学习如何用代码瞬间算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,在计算机上打出代码算出公因数,那么同时我们也了解到。用数学九章算术的方法与计算机欧几里德算法,在计算机上打出正确的代码,随后就电脑就会计算出相应的公因数。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快,功能性强,与数学算法仍存在差异,而他们的相同处都是一步步推算出来的。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,社团成员们纷纷表示:计算机是我的理想,我很高兴能够参加到这个社团,这也正是学习计算机的意义。

陈老师有话说

陈老师:我们的课有两个极端,有很喜欢的,有很不喜欢但是只想来玩电脑的。但是我们都在积极引导孩子们。就像上次上课,给学生讲的海伦公式,原来三角形面积除了用底和高,只知道三条边也可以求面积。咦?这不是编程课,怎么还有数学问题。当然,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都不分家。又比如这次我们上的课是用三种方式求最大公约数(公因数),我们找到的有欧几里得算法和更相减损法。这俩一听就有种“西药”和“中药”味。那股中药味最早出自《九章算术》。

没想到老祖宗的智慧在新产物程序设计里也能散发魅力。我们的课上全是算法,代码。

希望大家都能看到编程之美,学程序的第一行代码都是“hello world”。没想到,最后他们change the world

“火”一样的库以轩

库以轩一个在课堂中在班级同学中的印象是总是乱回答问题,不认真思考。但是你意想不到的是,他在计算机社团却是副社长,并且被评为社团之星。在社团课上他学习异常积极并从中进步了很多,例如在打字的时候如果错了一个字母,整个程序就会错误,他就让他变得仔细,从开始的不认真思考到,后来积极回答认真思考问题发散思维

他说:“我喜欢玩电脑,所以比较喜欢编程,如果我做出了有难度的编程,我就会特别有成就感。”至于副社长的位置和社团之星的称号是如何来的,就在于他在社团课上的表现了,他给老师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深刻的,他在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,别的同学都不敢回答,但他总是认真思考,完第一时间举手发言;当老师布置作业后,他可以认真思考,快速完成习题并且帮助他不会的同学;老师为他的优良表现发送能量卡时,他却谦虚的拒收了,许多老师都称他为宝藏男孩!

这大概就是社团课的意义所在吧!因为热爱,所以成长,因为喜欢,所以更加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!


“冰”一样的杜昱琦

和库以轩受采访时的热情洋溢,滔滔不绝相比,杜昱琦更多的是稳重中有些许的内敛。陈老师说他和库以轩是“冰与火”的组合里的冰。他对编程的喜爱更多的是通过沉稳的思考,去准确地完成代码的编写,这在很大程度上带给了他绝对的自信,作为“吾同爱码社”的社长,他更多象征了编程人的冷静与思考,也正是这种清晰的思路,让他能够在社团崭露头角,带着社团走向更好的未来!虽然采访中话不多,但是却能让人感受到他的睿智与理性!不愧是社长!



记者/席冰凡 李欣蔚

撰稿/陈亚萍 席冰凡 王若琳 张静薇

摄影/张笑源

播音/张可心

排版,编辑/杨玉 张育萧

——玛卡巴卡新闻团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